探寻彗星起源的神秘地带“奥尔特云”

念伊人 宇宙探索 2019-09-17 15:26:01 0 0

探寻彗星起源的神秘地带“奥尔特云”

探寻彗星起源的神秘地带“奥尔特云”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腾讯科学(清风/编译):彗星是一种神秘的天体,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当它们接近太阳的时候,就会展现出明亮的长尾巴。在太阳系演化的过程中,它们经常对行星进行狂轰乱炸,显示出极强的破坏力。这些星际中的不速之客来自哪里呢?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对于长周期彗星的起源问题,早在1932年和1950年分别由爱沙尼亚天文学家Ernst Öpic和荷兰天文学家Jan Oort独立提出,他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彗星起源于一种围绕在太阳系周边的云团(现在被称为“奥尔特云”),距离太阳大约在2000至5000个天文单位处。

Jan Oort认为这种云团必定存在,因为通常彗星的寿命都不长,最终会被太阳蒸发掉气体,变成没有生气的太空岩石,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能经常看到新彗星造访内太阳系,这说明在太阳系周围必定存在着一个“彗星仓库”。当有恒星在“奥尔特云”附近经过时,就会扰动其中的物质团块奔向太阳,最终抵达内太阳系形成新彗星。

大约46亿年前,年轻的太阳被包围在一个巨大的物质盘当中,后来盘中的大部分物质逐渐形成了行星,剩余的物质被木星和土星弹射到太阳系的边缘。自从“奥尔特云”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实一直仍旧停留在假说阶段,没有得到观测认证。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类的探测器抵达如此远的地方,也没有足够强大的望远镜能够直接看到它的存在,因此这仍旧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课题。

延伸阅读:

奥尔特云又译欧特云,是一个假设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最大半径差不多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之一。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研究历史

1932年,爱沙尼亚的天文学家提出彗星是来自太阳系外层边缘的云团。但在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Hendrick Oort) 便指出这个推论有矛盾的地方,即一个彗星不停来回太阳系内部与外部,终会被多种因素所摧毁,其生命周期决不会如太阳系的年龄长。该云团所受的太阳辐射较弱,非常稳定,存在数百万颗以上的彗星核,可以不停产生新彗星,去取代被摧毁的。另外人们相信,所有奥尔特云彗星的总质量,会是地球的5至100倍。

奥尔特云的形成

由奥尔特云被提出,对于它们的形成,科学界各有不同学说,但如今,天文学家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假设,是奥尔特云物体其实是在比柯伊柏带更接近太阳的地区形成的,与其它行星及小行星相似,但是由于它们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及后被仍年轻的大型气体行星,诸如木星等天体的强大引力将之逐出太阳系内部,使它们拥有极为椭圆或抛物线状的轨道,散布于太阳系的最外层。同时,这个过程也把它们的轨道偏离黄道面,并形成奥尔特云呈球状的形态。一些在远处的天体之轨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摄动,使之变为圆浑,并能长期处于太阳的远方。而远离八大行星的物体因不受到大行星的影响,散布于接近黄道面的盘状区中,形成柯尔柏带。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何奥尔特云不像柯尔柏带和八大行星的轨道一样接近黄道面,而是呈独特的圆球状。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