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魔幻大瓜,竟然又是因为他

念清风 热点新闻 2022-01-27 13:04:36 0 0

太黑色幽默了,前两天看到媒体人 @雷斯林 Raist 发微博吐槽,说发现某平台窜改了《搏击俱乐部》的结局。

任何一个看过片子,不,应该说,即便是没看过片子的人,应该也多少晓得它是影史上最经典的结局之一。

先不说改得怎样样。

原版结局有个经典片段,配角杰克杀掉本人的第二人格之后,跟女友牵着手看摩天大楼爆炸倒塌。

对这一幕的各类解读可以写成一篇万字论文:小丑式的次序推翻,底层毁坏欲的释放,配角摧毁肉体世界、夺回自我 ……

总之很难用简单的言语去描述它的精妙和浪漫,豆瓣最高赞的短评说的就是 " 我要带我的女冤家去看炸大楼 "。

就是这样一段被奉为神来之笔的开头,在某视频网站上,凭空消逝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被强行加上的旁白,为了假装成原片的样子,连字体都被精心修饰过。

故事在配角杰克开枪杀死另一团体格后戛但是止,旁白补充说:经由泰勒提供的线索,警方迅速理清案情,一举将他们抓获,阻止了炸弹的爆炸。

审讯当时,泰勒被强迫送入肉体病院承受医治,并于 2012 年康复出狱。

多么正能量的开场,多么无懈可击的逻辑。

改这一段剧情的创作者一定是世界上最天真仁慈的傻白甜,笃信奥特曼一定能打败怪兽,灰太狼永远吃不到喜羊羊。

假如一个大卫雕像立在他眼前,他会无比自然地替它穿上裤衩,好意提示去欣赏艺术的观赏者:留神,这个雕像是裸体!

《搏击俱乐部》被强行安上的结局,在我眼里就跟大卫身上的裤衩差不多。

出口片逃不过删减是预料中的事,剪粗口、暴露、血腥暴力都是根本操作。

比方《银翼杀手 2049》在国际上映的时分就首创了一种画面裁切法,把镜头里的裸体、大胸剪裁得干洁净净。

了解。一定是像卡梅隆说的,由于如今国际的 3D 技术太优秀,片方担忧前排观众不由自主伸手影响后排观众观影。

还有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里,女主有一个后背暴露的镜头,被贴心肠遮挡上了小黑裙,充沛展现了我国前期人员熟练的 PS 技巧。

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原版 166 分钟的长度,在某平台被删到只剩 50 多分钟。

海滩的一天变成海滩的 1/3 天,原来看一部片子的工夫如今能看三部,工夫管理巨匠赚翻。

这些改动的规范是什么,观众向来无从知晓。

如今《搏击俱乐部》又给一批片子提供了新思绪,不只可以剪、删、遮挡,改结局也未尝不可。

评论里有人提到很早之前国际引进的一部尼古拉斯 · 凯奇主演的《和平之王》,上映时删减时长近四非常钟,最大的改动异样是在结局。

电影主线是凯奇饰演的军火商的发家之路,原版结局是配角入狱、认罪,但由于被美国总统需求最终无罪释放。

国际上映版则对他停止了一番感天动地的心灵洗濯,把一个毫无品德、利益至上的商人变成了幡然悔悟、楚楚不幸的座上客。

当正义的光辉普照在凯奇的头上,电影打出最初的字幕:尤里 · 奥洛夫(即配角)供认罪行并被判处终身开释。

一切的电影到了内娱都会拥有最弱小的赛博监狱。不论是神偷、大盗、悍匪、凶犯还是特工 …… 只需守法乱纪,最初通通都要承受法律的审讯。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小丑》没有在中国上映的缘由,假如结局是小丑进了哥谭监狱,续集岂不是要变成《Joker 的救赎》?

所以当年各种港片在边疆和香港根本上都会分化成双结局,边疆版简直毫无悬念,永远是 " 坏人 " 死去、自首、被判刑 ……

《无间道》的原版结局是梁朝伟被卧底打死,刘德华得以持续隐藏在警队,洗白做个坏人。

边疆版本变成了刘德华莫明其妙被识破卧底身份,最终蹲了大狱。

但这又怎样解释《无间道 3》接着第一部的剧情讲刘德华以警察的身份调查梁朝伟的身世呢?

懂了,我们都没发现无间道其实是个科幻片,每个平行宇宙都有一个刘建明。

或许用双结局来描述这个版本还是太抬举它了,这清楚就是个完整不全的边疆特供版。

依照导演刘伟强的说法,《无间道》的中心是两个配角无法拿回本人的身份,各自活在无间天堂里,不断受着内心的煎熬。

原版梁朝伟的死是脱离了天堂的轮回,逃过一劫的刘德华反而身在天堂。这不比地道的 " 罪有应得 " 更有深意?

反正少量港片引进边疆之后都自动变成了命题作文:已知原作是个立功故事,求推导出一个黑暗结局,看一部就等于看了全部。

《杀破狼》的结局从甄子丹饰演的热血督察坠楼身亡,砸死了楼下坐在车里的洪金宝妻儿,变成了甄子丹把黑社会老大洪金宝打死,顺利挽救人质。

把原作的严酷性和宿命感变成了 " 坏人有好报,坏人活不长 " 的规范青少年德育教科书。

《神探》的结局从警察安志杰精分黑化、杀人后方案嫁祸女友脱罪,变成了自动打电话自首,邪道的光一下子照在了大地上。

这段台词其实可以剪辑上去重复运用,毕竟将来还有有数立功片的配角会本人乖乖自首。

也许将来某天我们的观众会构成一套奇特的观影习气,又名结局切割大法。

以前听说原著党有一种肉体成功法,每当遇到喜欢的作品被改编,他们会迅速切割影视和小说的关系。

如今发现这招在各种被魔改的经典电影里也格外适用。

有一阵港片盛行过一种改名 + 重剪的引进形式。杜琪峰的《大只佬》边疆版改名叫《大块头有大智慧》、《黑社会》摇身一变成了《龙城岁月》,周显扬的《杀人犯》更名成《罪与罚》……

片名的变卦简直同时意味着片子在内容上的面目一新,片方勤勤恳恳脱敏,观众不知所云。

《大只佬》原版触及的封建科学元素被完全删除,从惊悚片变成了大义凛然还带点诙谐的法制栏目。

港版上映后拿下 3 项金像奖,张柏芝被提名影后,刘德华也加冕影帝。

后果边疆观众看完胡乱剪辑版之后大跌眼镜,纷繁打下 3 星以表 " 敬意 "。

后来杜琪峰再谈起这部片子时依然耿耿于怀,并不想供认《大块头有大智慧》是他的作品。

另一部《罪与罚》,原版由于有少量暴力血腥的镜头,在香港上映时被定为三级。

想也晓得这种尺度的作品跟边疆观众无缘,奈何周显扬不信邪,亲身上手剪了一部散装版。

郭富城也变成热心青少年身心安康的公益大使,说原版《杀人犯》" 暴力镜头小孩子进影院看了不好 "。

后果就是《罪与罚》跟《杀人犯》简直是两个故事。

本来孤儿怨式的开头——儿童容貌的不老症杀人犯,被改写成了配角的 " 黄粱一梦 ",彻底成了国产劣质恐惧片的套路。

在原版的对照下,这些边疆特供版作品更显得像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

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我们正在逐步习气立功片最初打出的僵硬字幕,也习气了一部电影由于 " 技术成绩 " 延迟上映。

再见时演员能够曾经说着跟嘴型不符的台词、抽着肉眼看不见的烟,这一切我们都在逐步习气。

电影变成了养殖场的肉猪,上市之前必需盖上一个正能量的戳。

2017 年那部被誉为中国版的《熔炉》的《嘉年华》,最令人印象深入的无疑也是开头那抹突兀的黑暗。

公映版有一幕,少女小文听到医生否认本人被性侵的现实之后,一团体坐在病床下流泪。

镜头一转,对准了空荡荡的窗、大开的窗户和飘动的窗帘。

这个长达 15 秒的空镜头似乎是在印证着传说中那个冰冷的结局(少女小文他杀)。

但是在上映的版本中,电影在这一幕后忽然迎来了剧情上 180 度的大转变。

涉案人员被依法制裁,小文也奇观般地妙手回春。

作为观众还能说什么呢?

感激国产电影永远能在结局让人如沐春风、感受在理想世界感受不到的暖和?

假如说电影是造梦艺术,窜改结局可算是把这门手艺发扬到极致了。

可电影毕竟不同等于理想。

坏人应该遭到相应的惩罚,坏人应该取得命运的奖赏。

这在理想里是大快人心的事,但跟电影的结局不是一回事。

假如戏外的结局总是皆大欢喜,那么戏里发作的是喜剧还是悲剧真的那么重要吗?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