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遗址

泪痕残 猎奇档案 2019-07-04 08:10:01 0 0

凌家滩玉龙

凌家滩玉龙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距今5800-5300年,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址,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1987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成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规划。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发现后,分别于1987年6月、11月和1998年10月、2000年秋、2007年春夏,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296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玉龙、玉人、玉鹰、玉版、玉猪等玉石器1100多件。通过考古发掘及钻探,发现了祭坛、墓葬及多处古代居住遗迹。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批精美玉、石器,说明其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重要的制玉中心,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2012年12月,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安徽省文化厅和马鞍山市政府共同主办了“凌家滩文化论坛”,确认了“凌家滩文化”,指出:“凌家滩文化的出现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认为,凌家滩文化“有别于良渚文化,异于红山文化,彰显出强烈的自身个性,其显现的文化进程,领先于同期的其他文化。回溯到其所处年代,当谓中国只此一家,世界别无分店”。

为更有效、更全面地保护好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含山县投入了500多万元,先后编制了凌家滩遗址保护规划、展示方案、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及环境整治方案、安防技防方案、防洪工程方案等。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指导下,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把凌家滩遗址保护作为传承创新安徽地域文化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并将凌家滩遗址作为古文化创意区纳入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含山县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保护网络,力争在3至5年内将凌家滩遗址建设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精品工程。(马鞍山日报)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