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成立130周年史上最棒的

念伊人 宇宙探索 2019-06-24 16:24:01 0 0

1883年,香港天文台创立。

130年后的2013年,天文台台长岑志明在一次记者会上宣布:今后将以科学为基础,以服务为理念,以“SCIENCE”(科学)的7个字母贯通天文台的核心价值:竭诚服务、用心关怀、灵活创新、热诚不懈、培育传承、群策群力、追求卓越。与此同时,天文台得到了130年来和今后所采用的标语和口号:科学创新,服务用心。

浓缩民族历史

在香港设立气象观测台的构想,最初是由英国皇家学会于1879年提出的。当时,随着香港人口的增加,台风的破坏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皇家学会认为香港位置良好,是研究气象尤其是台风的理想地点。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气象观测、地磁观测、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这些服务很快受到重视,1912年,天文台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发的“皇家天文台”称号,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才复称“香港天文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占领香港,天文台日常的天气观测被迫搁置。但是凭着几位被日军俘虏的职员的信念,天文台仍然在断断续续地维持部分天气观测工作,这一义举成为天文台重要的精神财富。

1948年,天文台加入了国际气象组织(IMO),即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前身,从此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75年,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在北京签署协议,建立一条气象电报电路连接北京和香港的电脑系统,让香港与内地多了一条宝贵的纽带。

1996年,天文台设立网页,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天文台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来源: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成立130周年天文台吉祥物

香港天文台成立130周年天文台吉祥物(来源:香港天文台)

焕发时代精神

岑志明告诉记者,天文台成立130年以来,运行模式与服务范围不断与时俱进,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期望和需求。特别是香港回归以来,天文台在天气服务、航空气象、国际合作、临近预报以及气象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与内地气象、航空、地震、海洋和核安全等部门加强了合作交流;与广东等省、市气象局交换观测数据、预测及预警信息,设立通信管道,取得多项实质性的成果。

2002年,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香港天文台开发和管理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正式运作,成为世界上首个涵盖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气预报的网站。2011年,天文台与政府飞行服务队合作,首次使用定翼机收集南海热带气旋数据,填补了这一区域气象数据的空白。

岑志明介绍,一项由独立市场调查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香港市民对天文台发出的天气预测80%是准确的,这一满意度多年来一处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2年7月下旬,台风“韦森特”袭击香港,香港及时发出预警,街头13年来再一次挂起十号台风信号。当时有媒体报道,就连香港街头的流浪汉也获得了预警信号,避风去了。

在天文台网站公众留言区,很多市民对于天文台在防御台风“韦森特”中的表现,留下了诚挚的赞许。一位来自广州的在港高中生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二次见证天文台发出十号台风信号。我对气象很感兴趣,天文台网站是我获取权威热带气旋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流动平台及社交网络平台是天文台提供天气信息的重要渠道。2012年,天文台网站和“我的天文台”流动应用程式浏览次数分别高达300亿和92亿页次,是2011年的近5倍。天文台为世界气象组织开发的流动应用程式“我的世界天气”于2011年首次在iPhone平台上推出,提供超过1600个世界城市的官方天气预报,又陆续推出7种语言的新版本,广受用户欢迎。

怀揣美丽梦想

谈到香港天文台的中长期规划及其最核心的内容,岑志明告诉记者,首先,天文台将加大基础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场地设施的开放式设计,积极发展公众教育,不仅展示天文台的工作,也帮助市民了解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更好地防灾减灾。

在天气观测方面,天文台将与国内单位合作,加强南海气象观测能力,有效监测和预报强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异动情况;强化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分析;继续利用政府飞行服务队的飞机进行观测;加强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的合作,利用南海北部的定点气象浮标网络,实地探测最新天气情况。

在天气预报方面,天文台将与毗邻的广东省气象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研发数值预报模式;利用流动通信平台应用程式及社交网络,以多元化方式发布信息;通过社区天气信息网络等服务项目,发挥公众教育的作用,加强市民对天气观测和预报的认识。

在气候服务方面,为配合世界气象组织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天文台将会进一步加强气候资料的发放、本地和区域的合作、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方便用户获取和应用气候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在决策和长期规划上对气候服务的需要,帮助社会大众应对气候变化所衍生的极端天气和其引发的风险。

岑志明说,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众担忧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但内地对辐射信息的及时通报消除了公众恐慌情绪。未来,天文台将争取与国内有关单位合作,加强数据交换和技术交流,全面开展辐射监测工作,保障应急工作有效进行。

中国气象报 谢忠军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