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怼成名后,国剧捧不出第二个她

酒客 热点新闻 2022-03-18 14:41:12 0 0

一提海清,除了 " 媳妇专业户 ",你还能想到什么?

——怼人。

她在各小家庭剧中闯荡多年,江湖上留下很多 " 怼人名局面 "。

前年《小欢欣》中,这位嘴炮选手怼儿子都能怼到上热搜。

闯祸的崽刚喊一句 " 妈…… " 就被扼住命运的喉咙:

你不要叫我妈,我就不是你妈。

眼看辩不过,儿子改成认怂 " 妈我错了 "。又立即被她从仅有的四个字里找到除 " 妈 " 之外的另一个怼点—— " 错 ":

你没错我错了,  我就不该生你,吃饱了撑的。

高三了,天天天天。

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

不愧是一代 " 怼王 ",这灵敏的叠词,这巧妙的双押,绝了。

怂仔说一句,老娘怼十句。一页台词上去,大气都不带喘一个。

老公一逮住时机就吐槽讴歌她的怼人功力,可见全家都 " 深受其害 "。

海清明明那么凶,但每次看她怼人都能惹起激烈温馨,一个字:爽。

我忍不住考古海清的作品,盘了一下她都怼过哪些人。

看爽之余,竟发现了一个无法的现实——

国产女性剧,真是越拍越回去了。

在 2004 年《海棠照旧》里,海清饰演的白领袁苇,跟交往多年、感情波动的播送台掌管人崔大林预备领证。

没想到,袁苇暂时掏出来一张婚前协议:

婚后不生孩子,当丁克;单位发的房子产权不与丈夫瓜分。

崔大林一听,急了。把协议 " 啪唧 " 拍镜子下面,刚好挡住袁苇正涂睫毛膏的脸。

可她丝毫没被吓倒,一场大型单口相声马上布置:

通知你,这房子可是出版社给我的。

你要是不签,今儿就搬出去。

结婚这是背水一战的事儿,不签合同行吗?

婚姻是什么,风险多大。

我通知你,这合同一签,万一有一天我还能杀出重围(指离婚)……

几句话就挑明了婚姻中财富和人格独立的重要性,有理有据。

崔大林听完更来气:

还杀出重围,

你干脆别进围城得了。

这不是赤果果的讪笑 + 要挟吗?

说穿了,这个传统男人就是觉得行将嫁过门的女人,不能够违逆本人。

可袁苇什么人?你越打压,她越对抗。直接把笔一扔,翻脸走人:

不签就不签,咱俩今后没关系。

没完,还当众给戴墨镜出门的男友前男友致命一击:

能把墨镜摘了吗?

不就是播送台深夜节目的掌管人吗?

又不是电视台。

别把本人当大明星,没人认得你。

我都替你不好意思。

句句没带脏字,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这边婚前就 K.O. 了大男人,那边婚后又马上手撕婆家。

2007 年《双面胶》,海清演上海媳妇胡丽鹃,跟李明启教师演的西南乡下婆婆开启婆媳大战。

胡丽鹃给老公面子,跟婆婆一同洗碗,讨好她。

没想到婆婆趁机刁难她,用水量要管,洗洁精要管,各种挑刺:

这阵势,你海清能认输吗?默默洗完了碗,转身一顿输入猛如虎:

你要我干活,就要按我的办法。

你要是看不惯呢,你就本人干。

这个锅我之所以特意不洗……

由于凭我对你的判别,锅底还有两滴油。

你完全可以留着再炒一盆菜!

言辞外延犀利,说完扭头一走,留下无言以对的两人:

婆婆气到歪头瘪嘴,老公惊到瞳孔地震。

时代变了,海清的战场也在变。

2019 年的《小欢欣》,她演的财务主管童文洁,直接把竞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发现本人请假时期,被另一部门主管在面前穿小鞋,暗示她是拖家带口的家庭妇女,任务才能不行。

童文洁气得要命,也没跟对方泼妇骂街,而是从点到面感性回怼:

还凡事都搞不定的家庭妇女?我有家有孩子怎样了?

国度哪条法律规则,有家有孩子的不能在公司胜任重要的任务,哪条法律规则的呀?

对呀,她四十二了,她连男冤家都没有吧,咱面前说过她什么吗?历来没有说过吧。你爱结婚不结婚,那是你的自在。千万别拿他人的私生活攻击她的任务。没本领的人才这么干呢。

她报什么辟谷、禅修、瑜伽的。有一次请了二十多天假,不都是我替她扛的这些任务。我就请几天假怎样了?她这种人啊,就合适一团体办公,最好在指导面前开一个庙!

从法、理、情片面拆解对方的阴招,格式高低立现。

海清的这些角色,从女友、儿媳妇、职业女性,身份在一步步晋级。

从怼男人,到怼婆婆,再到怼职场对手。

继续输入金句," 打怪 " 水准也一次次飙升。

女性在社会上,仿佛越来越长进了。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么?

恰恰相反。

荧幕女性展示出来的 " 爽 ",恰恰是由于女性观众在理想中存在 " 不爽 "。

当 " 不爽 " 借角色之口宣泄,痛感则变成了快感。

是的,这些女性爽剧,无一不正面印证了女性当下最缺乏的东西。

2000 年之后,国际涌现出大批讨论婚姻关系的电视剧。

2004 年海清出演二妹的《海棠照旧》,正是讨论婚姻危机。

其中最火的《中国式离婚》,陈道明演的丈夫宋建平总是很虚假。

他越虚假,蒋雯丽演的妻子林小枫就越癫狂。

这些荧幕女性,无一例外,都需求集中次要精神和身边的男人 " 周旋 "。男人的一举一动,对作为女友、妻子的女性角色的影响是直接的、推翻的。

和男人在两性关系中平起平坐,是事先女观众最关怀的话题。

再看《双面胶》的胡丽鹃,上海本地姑娘人,美丽、迟钝。

家境也不错,在上海首付才二十几万的年代,她的父母为婚房拿出了 13 万。本人月入 4000,仅比丈夫少 1000,顶半边天。

可就是这样一个姑娘,每天的生活重心全在凑合婆婆上。

家长里短的婆媳关系,让她从一个天天笑得露牙龈的姑娘,变成一个每天只能生闷气的怨妇。

这场电视上发作的喜剧,在事先惹起很多女观众的共鸣。

皆因事先的社会习尚,残留封建思想婆婆的确不少。

豆瓣就有人盖章过剧中情节的真实性:男人不在家,女人应门该喊 " 没人 ";女人该吃男人吃剩下的饭,女人该被爷们镇住才有面子。

阐明了事先无论是社会言论还是真实的婆媳关系,的确枷锁着很多女性,真实地形成了损伤。

剧中胡丽鹃怼婆婆的爽,是事先大少数女性对抗传统家庭强权关系的呼喊。

到近年的《小欢欣》,看起来,海清的剧本曾经从周旋于老公、婆婆的家庭生活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位闻风而动的职场女性。

可现实上,童文洁和如今很多职业女性一样,面临着统筹家庭和任务,蒙受职场歧视的新窘境。

被当成饭桌的调料,被灌酒,局部女性还像童文洁一样遭遇过职场性骚扰。

童文洁在剧中怼得有多解气,就越阐明理想中的职业女性有多痛恨职场歧视、职场潜规则。

海清演的荧幕女性,看似在影视作品中位置在不时上升。

实践上,窘境也随着时代变化,换了场所,但一直还在。

女观众们实真实在的痛点,都被主创们精确切中。

以 " 怼 " 的方式投射在海清身上,女观众不只看到了袁苇、胡丽鹃、童文洁。

更看到了生活中的本人。

这几年,明明涌现出那么多女性影视剧。

但惹起女性共鸣的甚少,还让人越来越腻味、疲软。

为啥?

女性题材作品,就可贵在为女性发声。

但如今的扎堆消费的所谓大女主作品,不再基于对女性真实窘境的洞察。

所谓的 " 爽点 ",都是生编硬造出来的。

就说当代女性退职场的爽点。

《我和我们在一同》中,富二代韩爽由于终年当网红,没有其他任务经历,所以找不到朝九晚五公司职员的任务。

她是怎样处理职场窘境的呢?

直播时,有意间走进一家床上用品店,突发性想干销售,于是毛遂自荐,再次在有意间泄漏了本人商人老妈的名号,于是立刻拿下老板的特批 offer。

好不容易入门了,她却啥都不干,忙着压服老板在店面设立一个吧台,忙着上班工夫带冤家在公司吧台喝酒吹水。

老板怼她,她硬气叫嚣后,仅用一场直播,就卖出了巨额销售量。

老板不得不立即服软认怂,摇头哈腰。

别说看爽了,观众直接满头问号。

既然当网红挣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直接职业化,非要苦恼于找另一份任务。

假如说她有其他职业理想,那也没见她珍惜时机嘛。

她真的想打破网红瓶颈和完成职业转化吗?完全看不见动机。

况且,真正能用一场直播取得巨额销量的职业主播,门槛并不低。

像李佳琦和薇娅这样的顶级主播,哪个是靠指手划脚,毫无规划的晃悠几家店,水几句台词成事的?

打破职场窘境,但打破的动机不明,构成窘境的成因成疑,爽从何来?

职场不行,那婚恋呢?

《三十而已》中,在上海混不去的王漫妮回老家,看不上相亲看法的、规划办的小张主任,挣扎很久后,高高在上地回绝了。

爽吗?

不只不爽,还很来气。这不是颠倒是非吗?

在理想的相亲市场上,外地务工归来,三十岁,还没有存款的王漫妮的相亲桌上,压根就没时机呈现前程好,人品好的小张主任。

由于人家一听条件,就会直接筛掉王漫妮,连见面的时机都没有。

而最擅长写女性视角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的作者六六,却在最新作品《安家》中,把婚姻中的女性角色写成了和道理不符的傀儡。

张乘乘,朴素品店资深销售,老公是房产销售店长,平常你侬我侬," 哥哥哥哥 " 叫个不停。编剧却让她忽然出轨小奶狗,并被当场抓包。

爽吗?

这次是挺安慰的,和品如的睡衣有得一拼。

但动机在哪?不晓得。

没有夫妻成绩,没有婆媳矛盾,被编剧一句 " 热情立功 " 就敷衍开场了。

脑子在哪?也不晓得。

平常聪明迟钝的柜姐,在最需求反侦才能的偷人时辰,她选择了直接把人往家里床上带,是品德的陷落还是脑瓜的崩塌?

说白了,这些女性悬浮剧的创作者们戳不中真正的 " 爽点 " ——

由于她们不再仔细调研理想中女性真实的 " 痛点 "。

而选择去凭幻想象。

2006 年,六六为了写《蜗居》,在上海弄堂租房子创作。

她曾自豪点评本人设计剧中海萍的台词 " 房贷 6000,吃穿用 2500 …… ":

别看这一串数字看似随意写的,

其实这是以事先的物价、生死水平作为参考后写出来的,

并不是我坐在家中闭门造车。

2020 年,六六为了写《安家》做的最大努力,却只是采访。

亲身体验变成了道听途说。

直击痛点的作品,也变成对症下药,甚至伪装在挠痒。

为女性发声,更沦为消费女性。

唉。

只能说,凭六六《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等国民度超高的女性荧幕抽象成名的海清,很侥幸。

就凭如今那些悬浮女性剧。

怼得再爽,也捧不出下一个 " 海清 "。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