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好笑到残忍

念伊人 热点新闻 2021-11-26 00:02:21 0 0

作者 | 寇大庸

" 我确定了我不能够经过‘同等学力’来入读大学。另外,关于出版方面,我也看法到出版的不能够性,因而我彻底完全保持了我之前复杂与老练的看法与‘慎重的希冀’。"

近日,一位考虑海德格尔的农民工进入了群众的视野。他在苦楚和无聊不时摇晃的人生之中试图了解咀嚼出深入的意义,这与其工人身份构成了激烈反差,带给许多人深深的震动。

▲ 11 月初,有人在豆瓣 " 海德格尔 " 小组中发布了一封《我是农民工,请问要如何才干入读大学 " 的求助帖》,他的故事经报道后引发普遍热议

从早到晚,不停歇地付出膂力休息,是这位工人的生活日常。他每天要面对的、与身边人无异的理想是:勉强够吃饭的薪水,无人交流的苦闷,被反复而空泛的任务占据的生活;

但他可以找到的、属于一团体的世界是:在哲学中求索,在那些珍贵的有意义时辰考虑本人的存在成绩。

这位痴迷于哲学,却饱受农民工身份制约的年青人,也惹起了关于 " 农民工应不应该读海德格尔?"" 读不读得懂?" 等许多讨论,就连相关报道的叙事姿势也被归入种种剖析之中。

不是一切人都能了解这位农民工面临的窘境与选择。

工人,是什么?是伟大的建立者,还是临时被无视的群体?要答复这个成绩,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能够会失掉不同的答案。

我不由地想起一部聚焦于工地修建工人的电视剧——《唱工的人》。这部台剧在 2020 年饱受好评,目前在腾讯视频上异样有不俗的口碑,豆瓣评分也高达 9 分。

▲《唱工的人》豆瓣评分

虽然这部剧里没有海德格尔的身影,有的只是一群抽象邋遢、没钱没位置的修建工人。他们胸无大志,二心只想搞钱。

但不测地,他们面临的窘境,却有着某种类似共通之处。他们都有着各自对生活的盼望,却难以防止地受困于社会构造对他们的制约之中。

搞钱的人

《唱工的人》中,铁工兄弟阿祈、阿钦和板模工昌仔、怪手阿全,是一群怀抱着发财梦的工地好友。经济上的困顿,是这群修建工人的共同特征。

整个故事,就是沿着配角阿祈的搞钱之路铺陈开来。

▲《唱工的人》剧照

搞钱第一步:开庙。

有没有人想过,寺庙的功德箱里究竟能装多少钱?阿祈想了这个成绩。当他在寺庙里看着来交往往的人往功德箱里塞香火钱时,忽然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主见——开庙。

▲《唱工的人》剧照

" 我坐在这里仅仅二非常钟,有二十团体来拜四面佛,半个小时就赚到我们一天的工资。神明什么事也不必做,坐一天就赚到我们一个月的薪水,而且我只算一天八小时而已喔,神明却是全年无休。"

阿祈用智慧的头脑参透了佛祖普度众人的慈善:" 佛祖是照顾我们这些穷人,它跟我们说,开庙也是一门生意。"

▲《唱工的人》剧照

就这样,阿祈拉上了他的工友昌仔和阿全,做起来开庙赚钱的美梦。

穷的人,连神明的钱都不会放过。

赚钱的第二步:养鳄鱼。这是阿祈发现的第二个商机。

鳄鱼突如其来,莫明其妙地呈现在工地里。当大家都在惊惶地看着这只鳄鱼时,阿祈曾经从鳄鱼想到了鳄鱼皮。

虽然他不晓得一个鳄鱼皮包为什么可以卖这么贵,也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但他晓得,有人喜欢的东西就有赚钱的商机。

于是,阿祈和工友找了个废弃的浴缸,把鳄鱼养起来,想着等鳄鱼养大了、养多了,卖给皮包公司赚个钵满盆盈。

赚钱第三步:挖古董。

古董的价值,就像谁也看不懂的名画,动辄拍出几亿的低价,假如有幸拥有一尊古董,那么就再也不必混迹于工地了。

开发掘机的阿全,就在一次作业进程中,挖到了一个青花瓷瓶。阿祈立马发现了商机,他们一行人带着这个青花瓷瓶参与电视拍卖,没想到,竟被专家鉴定为真迹,价值 60 万。幸福来得太快,一把吹散了阿祈和工友命运里久不散去的穷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羡慕阿祈的运气,还有他聪明的脑袋,并默默回想起那一句至理名言——撑死胆小的,饿死胆怯的。

但这并不是一个励志的逆袭故事。阿祈的这些天真的赚钱大计,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开庙买神像,可他遇到了诈骗,凑的十几万买的是一尊基本不存在的佛像,要不是警察及时提示,他还要被骗更多钱。

▲《唱工的人》剧照

鳄鱼产业也基本没有壮大起来,那只养在浴缸里的鳄鱼,由于水加太满,偷偷从浴缸里溜了出来,第二天从楼上摔上去,当场逝世。

▲《唱工的人》剧照

至于挖出来的古董,不过就是一个高中生做着玩的赝品,一文不值,最初落得个被拍卖员当场敲碎的下场。

▲《唱工的人》剧照

兜兜转转一大圈,除了欠下一屁股债,什么也没捞着,他们三团体也被工友们戏称为 " 三傻 "。

这些剧情被设计得非常诙谐,但是掩盖不了其悲凉的底色。

▲《唱工的人》剧照

他们缺钱,所以想赚钱,阿祈一行人虽然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实则与社会有着宏大的隔膜。他们不晓得自以为严肃的赚钱大计,其实是多么地无厘头。

他们越仔细严肃地看待这些事情,就越显出他们的天真和蠢笨。

没有资历的人

发梦,梦破。

一场场荒唐搞笑的发财梦,种种天马行空的乖僻梦想,搞笑戏码轮番演出。

但这部剧不止是悲剧,《唱工的人》在该刺痛观众的时分,也毫不模糊。

▲《唱工的人》剧照

故事开篇,因工地坍塌,承包商蚬仔被钢筋拔出身体,主人公阿祈一行人把他送到医院后,护士见到他们是工人,就要求先付清医药费再停止医治。

开发掘机的阿全呛声护士:" 工人就要先缴钱,穿西装的就不必?"

护士只是冷冷地答道:我们这里只分有缴钱的人跟没有缴钱的人,没有分有钱人和穷人。

▲《唱工的人》剧照

仿佛说了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有说。总之,没有钱就不能医治。

由于缴不起 2 万块的医药费,阿祈他们只能眼看着蚬仔躺在病床嗟叹。

故事的最初,蚬仔由于病情扩展而逝世,但假如有足够的钱停止医治,能够后果就会不一样。

▲《唱工的人》剧照

这时,该剧的第一个中心成绩被抛了出来:没有钱,是不是就没有资历活下去?

该剧抛出的另一个繁重的成绩是:农民工的身份是不是有 " 原罪 "?

阿祈的弟弟阿钦是一名稳重靠谱的铁工,在剧中屡次救阿祈于水火之中。他在年老时谈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但是由于被对方父母厌弃本人是一名工人,最终无法分手。

▲《唱工的人》剧照

一次,他偶遇了前女友,一向稳重的他埋藏心里多年的郁结彻底迸发,执意带着她骑摩托兜风,因超速被交警拦下:

" 骑这么快干嘛,去投胎啊?"

他怒形于色地冲着交警大喊:" 对,我再投胎就当警察,当医生,当律师,当餐厅老板!"

言语之中,满是对本人是一名工人的惭愧与不甘。

▲《唱工的人》剧照

这种对工人 " 原罪 " 感的讨论,在原著中表达得更为彻底。

《唱工的人》改编自同名原著,作者林立青是一名工地监工,在工地混迹十几年。这本书,就是经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他在工地生活的所见所闻。

▲《唱工的人》剧照

林立青在书中提到一段故事:在郊区有所谓的 " 伴唱小卖部 ",小卖部不是卖吃的中央,而是效劳于工人们的寻欢场所。

在书中,有一些残障女性会靠着工人们的消费得以生活下去。其中有一个跛子工人与一个患有白内障的秃子,他们也会召肢体完整的残障女性。

这种令人哀伤的共生关系,就连旁人也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者没有对这件事情停止评价,只是抛出了一连串的成绩:

偏僻郊区,离郊区远得要死,你要去哪里任务?能去哪里任务?郊区的酒店有能够收这些残疾男子吗?年过五十的背部大面积灼伤者?正常的任务能承受残疾者吗?右手没有了四只手指的中年妇女?

这些从苦难人生中繁殖出来的质问,着实超出了品德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也令人格外唏嘘。

剧中也有一段关于工人身份的讨论,工人们其实深知本人与城市里其别人的那种 " 不一样 ":

" 说到这个尊严,尊严是给那些有在领固定薪水的人讲的,像我们这种,靠天吃饭的人,是老天决议要不要给我们尊严。"

▲《唱工的人》剧照

生活太过理想,将来太过暗淡,故事里的这群工人才会在一个个发财梦里慌不择路。

温顺的改编

老实说,林立青所写的原著中没有什么让人感到舒心的句子,有的只是瘠薄、挣扎与无可名状的苦楚。相比之下,电视剧柔和了很多。

导演郑芬芬曾说:" 外表上,我讲的是工人,其实,我真正要讲的是穷人。他们穷,心肠却良善无比;他们处在窘境之中,仍想着要逆流而上;他们历经磨练,却还是笑看人生。"

▲《唱工的人》剧照

换句话说,原著作者只是把他见到的修建工人的生活出现出来。而导演希望借助修建工人的题材,描绘更具普遍性的穷苦人的生活。

想要概括、想要笼统,再加上导演试图在悲苦的人生中发现光亮的倾向,我以为这是剧集与原著最实质的区别。

因而,这部剧在悲凉之余,增添了不少平和但不真实的内容。

剧中," 三傻 " 那些以灰头土脸的失败告终的投资活动,虽然为整部剧增添了不少令人捧腹的情节,但是这些失败的行为并没有让主人公们承当什么经济上、生活上的代价。

▲《唱工的人》剧照

昌仔把钱败光后,只需回家穿上 " 老婆原谅我 " 的 T 恤,再清扫一下卫生,就可以换来老婆的原谅;

▲《唱工的人》剧照

即使阿祈拉着冤家一同被骗了十几万,他的信誉也没有遭到太大影响,仍然能在下次整活儿的时分失掉冤家的支持;

▲《唱工的人》剧照

被阿祈私下抵押的地契,也没有对家庭关系的张力起到有别于其他事情的作用。

▲《唱工的人》剧照

这些设计让整个故事裹上了一层糖衣,但也不可防止地让故事的合感性打了折扣。

改编走的最远的中央,是将阿祈描绘为具有一丝神性的人。

阿祈的儿子小杰中了 200 万的彩票,就在阿祈觉得本人终于时来运转,人生行将翻盘之际,他看到曾经逝世的蚬仔的妻儿因躲债惶惶不可整天,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上。于是他偷偷把这张中奖彩票送给母女二人,还对妻子谎称本人弄丢了这张彩票。

这使得家庭关系陡然紧张起来,妻子提出离婚,并且离家出走。本人也在忧虑之中得了中风。

假如阿祈成群结队或人生顺遂,这样的行为也许站得住脚,但他处在安康日益好转、负债累累、整个家庭指望着这 200 万翻身的境况时,这样的行为就需求更强无力的动机和逻辑停止支撑,否则就不得不面临品德争议。

▲《唱工的人》剧照

但是我也可以了解导演这样处置的苦心,假如沿着原著的思绪走下去,那么整部剧集就会变成一场对观众的追问。

由于,林立青在书中做的事情是替台湾的工人们呼吁,描画出他们被牺牲、被摧残的生活形态,并提出一连串让人无法答复、也没有资历答复的成绩。

古代社会里的一个严酷悖论是:城市建立,离不开这些修建工人;城市建成,也容不下这些修建工人。

▲《唱工的人》剧照

这种窘境非常像短篇小说《那些分开奥美拉斯的人》所描写的场景,一座丰饶幸福的欢乐之城,树立在被囚禁在地下室,只能过着凄惨生活的儿童的不幸之上。

一切的市民成年后都要被带来这座地下室,知晓这名儿童的存在。只是,凡是有人试图挽救或援助这名儿童,那么整座城市的丰饶和幸福将一霎时灰飞烟灭。

林立青笔下的修建工人,就像这名被牺牲的儿童。城市人的幸福树立在他们的不幸之上,但是又仿佛有力化解他们的苦楚。

▲《唱工的人》剧照

我还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借伊万之口问出的那个成绩:

" 答复我:你想象一下,你在建造一座人类命运的大厦,目的是最终让人们幸福,给他们战争与安定,但为此目的必需而且不可防止地要摧残一个——总共只要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就算是那个用小拳头捶本人胸部的小女孩吧,用她的得不到补偿的眼泪为这座大厦奠基,你会不会赞同在这样的条件下担任修建师,通知我,别扯谎!"

▲《唱工的人》剧照

陀氏笔下应对这个成绩的阿廖沙,希望诉诸上帝的力气处理这个矛盾。但是在书中,却没有什么神明可以把这些工人拉出苦海。就像作者所写的那样:" 在这些工人身上诸神隐灭。"

《唱工的人》这部剧最大的尝试,也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忘了这群唱工的人。

作者 | 寇大庸

编辑 | 徐观

排版 | 翁杰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