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扬州末代盐商传奇

烟客 历史趣闻 2019-03-19 02:00:01 0 0

  揭扬州末代盐商传奇

  末代盐商千金离世,图为扬州汪氏小苑一景

  作为扬州赫赫有名的扬州盐商汪氏家族第四代长女、扬州香粉巨子“谢馥春”家族第五代儿媳,汪礼珍老人在经过了96年的岁月后,在中秋节前一天驾鹤西去。

  扬州作为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中心,盐业也是扬州经济来源的重头部分。有学者称,把控了江浙一带的盐业,就把控了国家经济的命脉。那么扬州的盐商究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有学者对此作了考证,以清朝时期乾隆三十七年作为参照对象,扬州当年的盐引销售量为153万引,“引”作为盐一个计量单位,一引相当于现在的200引到400引。那么一引盐在海滨地区是0.64两白银,运到扬州,加上运费、盐税能够达到1.82两左右,以扬州作为集散中心,销往内地各个省份,一引盐能够售价到10两。从0.64到10,价钱翻了不止十倍。

  按照这个计算标准,扬州盐商每年可以赚到1500万两,上交的盐税能够达到600万两。这一年,仅仅扬州盐商的盐税,就占了全世界8%的经济重量。

  都说扬州是商人改变的城市,那么盐商则是改变这座城市的主工程师。

  那么盐商当时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呢?在这个经济重量十分发达的城市,盐商毋庸置疑的可以占据扬州城贵族行列的首席地位。所以,扬州上层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无外乎都是盐商所带领起来的:盐商喜欢优美的居住环境,于是形成了成熟的园林建筑市场,养活了大批的花匠、瓦工、木工;盐商喜欢灯红酒绿,于是扬州出现了发达的戏曲艺术和戏院;盐商喜欢山珍海味,于是出现了淮扬菜系和名厨;盐商喜欢悠闲,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茶馆和澡堂。盐商喜欢逛妓院,妓女又好打扮,于是扬州出现了香粉业。清末民初最有名的扬州香粉就是汪礼珍的夫家谢馥春的香粉。盐商的消费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繁荣,他们是为拉动城市的内需买单的人。

  盐商实在是太有钱了,有钱到一个普通的家丁都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著名扬州盐商王氏家族的第四代长女,汪礼珍老人也曾享受过如同《红楼梦》里大观园一样的华贵生活。她的一次生日,就能够算是整个扬州城达官显贵的交际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大举入侵中国,汪氏家族也走向了没落。

  汪礼珍老人也经历过逃难的岁月,据介绍,当年逃难的老人,也会随身带着一本《红楼梦》,想必也是怀念当年的显贵生活。

  据汪礼珍老人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家里后来也没有人做生意了,解放之后,丈夫在家里公私合营,而她也去做了人民教师,教书育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