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马背政权的转身三大法宝

狗带 历史趣闻 2019-02-21 06:38:02 0 0

通过科举扩大执政基础,通过祭孔宣示普世价值,通过祭朱承接中原道统,这是大清凭借“枪杆子”夺取政权之后,能够迅速巩固全国胜利的三大法宝。对执政合法性资源之“饥”,成为这个新政权的政改之“机”,也造就了其最终走出“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宿命之“基”。

  顺治二年(1645年),精锐的八旗军在31岁的豫郡王多铎的率领下,打过长江去,攻击全中国。经过惨烈的战斗和更为惨烈的大屠杀之后,大明帝国的故都南京以及江南的财赋重地,在尸山血海中相继沦陷。

  捷报传来,刚刚定鼎北京不足一年的大清帝国自然一片欢腾。但是,帝国的领导核心、年仅33岁的摄政王多尔衮并不轻松。多尔衮在掌管这个正在迅速扩展的帝国的过程中,尤其是本以为柔弱温顺的江南人,却意外地成为八旗军征战以来遇到的最为勇敢和坚定的抵抗者,令他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枪杆子里可以出政权,但是,光靠枪杆子绝对维持不了政权。朱元璋曾说的“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如同一把诅咒之剑,悬挂在他和清王朝的头上。为丰厚的战利品而欢呼的八旗将士,可以不去思考这些,而他,作为七岁小皇帝顺治的摄政者和这个新帝国的缔造者,却不能不想得更远。

  被“绑架”的读书人

  新任浙江总督张存仁,原是明朝的宁远副将,后来随祖大寿降后金(清),此次随多铎进攻江南,占领江南后,被任命为浙江总督。

  张存仁亲身经历了江南的惨烈战斗,见证了江南人的“玉碎”式抵抗,深有感慨。他给中央上书分析道:抵抗者主要是两种,一是读书人,二是农民,而要应对这两种抵抗者,靠枪杆子绝非最好的办法。张存仁提出了两种“不劳兵之法”,这就是“开科取士”和“薄敛劝农”。他在奏折中说:“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心自息;行镯免薄税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随逆之心自消。”从这份奏折看,这位背叛大明王朝的将军,有着相当的政治敏锐性,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的读书人只需要出路,农民只需要活路,出路和活路都有的话,他们并不在乎高高坐在金銮殿上的人是谁。

  时年48岁的内三院大学士范文程也同时上书道:“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这一建议深刻指出,只要抓住了士人这一“精英阶层”,就能赢得民心,而抓住精英阶层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扩展其进入政权、分享政权的途径。

  两位汉臣的建议,被多尔衮欣然采纳。中央随即下达了《科场条例》,明确宣布:“考试仍照旧例。初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二场论一道……三场经史时务策五道。乡、会试同。”同时,下令各地方官举荐山林隐逸。

  这是清入关以后,第一次公开招考公务员。一个依然被中原汉人普遍当作外来侵略者的政权,公开地宣示,其各级官员将不仅仅限于“自己人”出任,而是向全社会的精英分子开放。这无疑表明,执掌这个政权的政治团体,正在试图通过扩大执政基础而获取更高的执政合法性,从“一小撮”的“类兄弟会”团体,扩大为全民接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参政议政的团体。这当然是一场涉及根本的蜕变。

  其实,这场蜕变,早在关外就已经初现端倪。

  皇太极在天聪三年(1629年),就已经推出了小型的科举。在其发布的诏书上说:“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于九月初一日,命诸臣公同考校,各家主毋得阻扰。有考中者,仍以别丁偿之。”

  这次革命性的科举,最后有200人中举。此后,皇太极还相继举行了四次科举。这五次科举成为清王朝在关外时期的扩大执政之基的尝试,表明了这个当时还处于造反夺权阶段的政治团体,已经在为接管政权及进行大规模国家建设做准备。

  在八旗入关并占领北京的这一年(1644年),实行科举就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当时,刚刚乔迁紫禁城新居的清帝国,在努力习惯那座奢华的宫殿群的同时,也公开宣示:“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殿试以三月。”并通过中央文件的方式,为“开科取士”设定了一个相当系统的体制。

  新政权的“开科取士”开局顺利,颁布《科场条例》的次年(1646年),“始行科举法,在京会试举人,以大学士范文成(范文程)、刚林、冯铨、宁完我为会试总裁官。四月举行殿试。取进士四百人。宴诸进士于礼部。定新进士冠服饰。简梁清宽等四十六人为庶吉士。”

  中国的读书人终于发现,朝代的更替,并没有断绝他们的出路,“学得文武艺,售予帝王家”,一个买主被消灭了,另一个买主又出现了。

  谁同化了谁?

  新帝国在宣布公开招考公务员的同时,也在列祖列宗的旗帜之外,扛起了孔子这面更为伟大的旗帜。

  建议又是出自为新政权效力的汉人。新任山东巡抚方大猷向中央提出:“开国之初,首宜尊崇先圣。”户科给事中郝杰也提出:“从古帝王,无不懋修君德,首重经筵。今皇上睿资凝命,正宜及时典学,请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更宜遵旧典,遣祀阙里,示天下所宗。”他们都相信,通过明确宣告对儒学及孔子的尊重,就能表明执政者接受“普世价值”的决心,从而更多、更早地获取政权的合法性资源。

  摄政王多尔衮又是从善如流。小皇帝顺治在皇极门张设御幄,颁诏天下,封孔子第65代孙孔允植为袭封衍圣公。顺治二年(1645年),又尊奉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军务倥偬的多尔衮亲诣孔庙致祭。从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八年(1651年),短短六年内,清廷共祭孔14次,其热情和虔诚,远超之前的历朝历代。

  其实,这种对孔子及“圣教”的主动承认和积极接受,在大多数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都是历史的主流,深刻地验证着元世祖忽必烈的名言:“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登国元年(386年),至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正末年(1368年),总共983年中兴起了北魏、辽、金和元4个少数民族的强大政权,加上清帝国从天命元年(1616年)至宣统末年(1911年)的296年,这5个少数民族政权总共享有了1278年“国祚”。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高举着他们各自图腾的同时,也高举着孔子的大旗——这实际上成为其政治上的战斗力的重要来源。这些政权的治下,无一不是多民族的国家,而能够弥合复杂的民族矛盾、文化差异的力量,就是来自对儒教这一“普世价值”的公开接受和大力提倡。

  清政权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努尔哈赤,虽然开始接受儒学的部分教义,但对于汉人中的知识分子,他基本上还是保持蔑视的态度,并认为这些臭老九是造成大明帝国诸多劣政的罪魁。努尔哈赤甚至下令:“察出明绅衿,尽行处死,谓种种可恶,皆在此辈,悉诛之。”

  转机开始于第二代领导核心皇太极。令皇太极发生极大变化的,是著名的大凌河之役(1631年)。在这场战役中,粮尽援绝的明军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却依然“犹以死守”,这令皇太极大为震撼。他在战后发出的谕旨中,认为这是“读书明理”而带来的战斗力:

  我兵之弃永平四城,皆贝勒等不学无术所致。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而锦州、松、杏犹不下,岂非其人读书明理尽忠其主乎?自今凡子弟年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皆令读书。

  自此,皇太极开始系统地推行儒学的“普世价值”,要让臣民们“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同时,他还下令将《四书》《孝经》等翻译成满文,延聘老师,为自己开办了学习班,日日进讲,于“听政之暇,观览默会,日知月积,身体力行,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如此推崇,早已超越了将儒学作为“统战工具”的权宜之计,而是真正接受儒学的价值体系,这对于基本信奉萨满教的女真族来说,无疑是一次宗教、思想乃至政治的大解放运动。价值观层面上的“儒学化”,促进了政权层面上的“中国化”,为今后接管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随后,皇太极建立了文馆,命儒臣分别值班,又效法明制,设立吏、礼、户、兵、刑、工六部;随后又将文馆扩大为内三院,职掌制定军国大政、出谋划策和出纳王命等;并推出五场科举,进行“开科取士”的实践尝试……大清终于“渐就中国之制”。

  在关外时期皇太极就已经开始祭孔,但无论规模和规格都很小,亦可算作是祭孔的“实习”。入关之后,面临着新帝国“一统江山”的征战和建设压力,祭孔就具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作为“道统”具体象征的孔庙,则成为大清领导核心最重要的获取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地方。

  入关后的祭孔,中枢并非仅仅派人出席,而是由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亲临祭祀,这成为此后清代帝王的首要工作之一。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皇帝将皇太极时的“进讲”制度化,实行“经筵日讲”。听儒学学者讲解儒家经典,自此成为清代帝王的日常功课。到了康熙朝,更是为帝王祭孔树立了典范,“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朕今亲诣行礼,务极尊崇至圣,异于前代”。

  这种对圣人旗帜的继承和高举,显然更合理也更高效。

  最后的皇家“身份证”

  在高举孔子大旗宣示普世价值、推行科举扩大执政基础的同时,入关前后的清朝一改当年颁布“七大恨”时对明朝的敌视,开始全面塑造自己作为明帝国,乃至中原历代“正朔”接班人的新形象。

  尽管当时的高层智囊团已经从中原动荡中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并希望清政权能超越此前的狭隘目标,但在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前,清朝还是以明朝的敌人的面孔出现的。在甲申年出兵讨伐明朝前,范文程向多尔衮劝谏道:

  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子女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

  这为多尔衮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如果能胸怀大志、严明纪律,至少可以割据黄河以北的半壁江山。

  但是,这种劝谏对已经习惯了游击劫掠的八旗军来说,并不起作用。

  转机很快就出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后,正在养病的范文程被多尔衮紧急召见,他为多尔衮分析说:

  闯寇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绅,拷劫财货,士忿矣;掠人赀,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又说:

  好生者天之德也,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止欲帝关东则已,若将统一区夏,非安百姓不可。

  这是一篇大清特色的“隆中对”,要求对大清的根本战略做出改变:抓住李自成“涂炭中原,戕厥君后”的良机,将自己从明朝的敌人,转变为明朝的继承者,通过讨伐“闯寇”,争取入主中原。

  这次,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多尔衮向八旗军发出军令:

  此次出师所以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一不如约者罪之。

  这种“三勿政策”,对八旗军来说,是一次根本性的变化。

  范文程则起草了给明朝军民的布告:

  义师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汝害。

  这道命令和安民布告,宣告了大清定位的彻底改变,自此,能征惯战而冷酷残暴的八旗军,开始以正义者的面目出现,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武器,与八旗军的马刀一样,成为其进军全中国的利器。

  有了“主义”的军队,其战斗力果然更为强悍。八旗军仅在石河与李自成的“大顺军”打了一场硬仗,随后便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北京。根据朝鲜使臣的记载,在清军的入城式上,“都民燃香拱手,至有呼万岁者”。

  攻克北京后,范文程建议多尔衮,为崇祯皇帝隆重发丧,“安抚孑遗,举用废官,求隐逸,甄考文献,更定律令,广开言路,招集诸曹胥吏,徵求册籍”。他们还发现,明朝最新的赋税账簿,已被李自成毁去,只剩下万历年的老账簿,如果按照老账簿征税,税收要少很多。有人建议立即要求已经控制下的各省补交新册,范文程阻拦说:“即此为额,犹虑病民,其可更求乎?”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就用万历年的账簿征收赋税。

  在清军南征过程中,江南之战极为惨烈,清军采取了大屠杀的威慑手段,如著名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等。而在血雨腥风中,有一条纪律被死死地遵守了,那就是保护好南京城外的明孝陵。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多尔衮需要它作为政战武器,以便在战争和屠杀之后收拾残局、重聚人心。后来,康熙皇帝几下江南,都到这里祭奠明太祖,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目的就是宣示,其江山并非夺自明朝,而是夺自“戕厥君后”的李自成,大清则是“为君父报仇”的义师。

  在严令保护明孝陵的同时,清廷还下令,今后祭祀历代帝王时,追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号:“中国”道统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中,不仅仅有汉族的君主,还有其他民族的君主。自此,以“辽—金—元”为正统谱系,成为乾隆之前清王朝的主流。而到了乾隆年间,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乾隆继承了元明之际杨维桢在《宋辽金正统辨》中的观点,以元承宋为正统而排斥辽、金,以“大一统”为标准,将大清的正统接续宋、元、明而非辽、金、元,与传统的中华正统相衔接。但同时,他不仅继续祭祀辽金诸帝,还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诸位非正统君王,以体现“治统”的多元性。自此,“道统”的一脉相承(宋、元、明、清),与“治统”的多元,成为清朝贯穿始终的国策。

  百年宿命大逆转

  入关之后,尽管有大规模屠杀,尽管有残酷的“发易服”,疑虑重重的“被征服者”却也看到了:这个发胡服的新政权,尽管依靠枪杆子夺得了政权,却在积极迎合传统,以期获得执政合法性资源。新王朝依然信奉或者至少标榜自己信奉“圣人之制”,它所要建立的,不是一个根基于外来意识形态之上的陌生的新政权,而是一个根基于传统价值观之上、结合了八旗特色的旧政权。

  公开招考公务员、扩大执政基础的政策,成效卓著。自顺治三年(1646年),新政权在大中国地区首度恢复科举之后,圣人圣教的大旗,就有效地战胜了“反清复明”的小旗,不少抵抗战士重新拿起书本,准备在新政权中谋取自己的用武之地。当年著名的复社领袖、曾为史可法起草给多尔衮的信的侯方域,也加入了新朝的干部行列,有人写诗嘲讽他说:

  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腹中打点旧文章。当年深自惭周粟,今日幡然吃国粮。非是一朝忽改节,西山薇蕨已精光。

  这种情绪性的冷嘲热讽,恰恰证明了当时“一队夷齐下首阳”的盛况。

  当然,科举、祭孔、祭朱这些低调、温和且浩大的改革,在清政权内部也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顺治皇帝14岁亲政不久,将已经去世的多尔衮批倒批臭,一些满人贵族乘机要求恢复祖制,但被顺治坚决顶住。在与范文程讨论历代帝王的历史地位时,顺治通过对朱元璋的高度评价,表明自己推行所谓“汉制”的决心:“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洪武所定条例章程,规划周祥。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但是,以济尔哈朗为首的辅政四大臣极为保守,担心“渐习汉俗”会损害大清的整体利益,推行“率复祖制,咸复旧章”,要求回到“淳朴旧制”中去,撤销翰林院,废除八股科举取士制度,并罢黜、放逐,乃至处决了一些主张改革的官员。

  顺治帝最后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比如遵守入关前约定,给八旗有功将士配备奴隶。但是也采取了一些渐进的改革,约束八旗的“淳朴旧制”,如采用“编审人丁”的办法,对全国进行人口普查,编列户口册,这既为国家征收赋税做准备,也将平民的身份确认清楚,避免他们被逼勒为奴。康熙继位之后,守旧的势力曾一度坐大,而在康熙亲政之后,终于完成了多尔衮、顺治推行的“汉制”工作,并且以其雄才大略,实行得更为游刃有余。科举方面,康熙创造性地开设了“博学鸿儒科”,将科举的“统战”功能发挥到了极限,成功地瓦解了最后一批明朝遗民的对抗心理;祭孔方面,康熙是第一个亲临曲阜祭祀的清代帝王,也是第一个给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帝王;祭朱方面,康熙也开启了清代帝王亲临明孝陵祭奠的先河。

  在科举、祭孔、祭朱这三大举措中,通过科举扩大执政基础是中心。

  科举制度超越了种族、门第、血缘,而构建了精英阶层乃至全社会的统一信仰、统一文化,这对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维护大一统的国家稳定,有着关键的政治作用。这一制度在官、民两极化社会中,制造了新等级——“士人”或者“士绅”,起到承上启下、维持政权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成为社会的平衡器。这个阶层进则为官、退则为绅,有效地整合、协调着上、中、下三个阶层的利益。这对于大清来说更有现实意义,能有效地规避其先天带来的民族问题,用以平衡其远较之前任何汉族政权都更为复杂的官民关系。

  士、农、工、商,是构成中国平民社会的四个阶层。这“四民”中,与“官”相接的就是“士”,而科举制度就是为农、工、商进入“士”,并进而进入“官”提供了渠道,缩小了农、工、商“三民”之间的相互差异,使其统一于读书应考这个共同的理想之下。

  相比注重血缘的世卿世袭制、注重品德的察举制、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为平民阶级提供了性价比最好的参政议政机制,更为公平、公正和公开。草根阶层得以“怀牒自进”,有作为一定能够有地位,可以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向上迈进的理想。

  清初确立的这场以科举、祭孔、祭朱为内容的宁静的政治改革,是清政权与时俱进的产物。

  从关外时期的以“民族认同”为主,通过这场改革,转变为以“文化认同”为主,这是大清执政者在军事占尽上风的情况下的主动改革,实现了其从造反者、入侵者向执政者、道统继承者的转变。而这一改革也被证明了颇具远见,收获颇丰: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新政权作为“入侵”的蛮夷,其合法性难以确立,但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新政权对圣人之制的遵循,能够迅速地获得民众的效忠;而在中国特色的地广人稠、民俗乃至语言各异的背景下,“文化认同”远比“民族认同”更能转换为“政治认同”。

  两百年后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起事者以“民族认同”相号召,却因为其推崇变异了的所谓基督教,背离了传统的“文化认同”,而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首的湘军、楚军、淮军等汉人武装,对太平天国的有效剿杀,名义上是“勤王”,实际上却是“卫道”,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太平天国恰恰是“其心必异”的“非我族类”。

  清初这场推行“汉制”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改革。清政权因此得以接续中华帝国的道统合法性资源,以“文化认同”来抵消“民族不认同”,并以更为完善公正、纪律森严(清代的科举执法最为严格)的科举制度,扩大了执政基础,最终突破了“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宿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