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曹魏最大的一次内乱

酒客 历史趣闻 2019-02-20 04:36:01 0 0

    

    

    

    (三)淮南兵变的逗号

    二、诸葛诞兵变

    (一)诸葛诞其人

    虽然诸葛诞的名气可能比才能高多了,但是他还是深得人心的,在部下和治下百姓中威望很高,这和他重义轻利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引记载了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样的。有一次诸葛诞在做郎官时,和仆射杜畿在陶河下水试船,不巧遇到了大风,把船给掀翻了,诸葛诞和杜畿都落入了水中。军校们闻讯前去救援,诸葛诞对他们说:“你们先去救杜仆射。”诸葛诞则是自己一个人幸运地飘回了岸边,“绝而复苏”。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诞这个人真的很讲义气。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淮南兵变时,诸葛诞率军突围备战于马下,其麾下数百人都因为不肯投降而被斩。问他们为什么不肯投降,这些人说:“为了诸葛公而死,我们没有什么遗憾的。”没想到诸葛诞竟如此深得军心,可以和当年田横相比。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推论:诸葛诞的名气主要的是源于他对同僚、部下和百姓的忠义。由此也可以推测出,深受魏国皇恩的诸葛诞是绝对不会反叛曹魏皇帝的,他之所以后来发动兵变完全是因为反对司马氏专权,对于前事的兔死狐悲。

    (二)诸葛诞的仕途生涯

    (三)诸葛诞起事

    我们先来看一看魏明帝去世后魏国内部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变动:

    公元240年,齐王曹芳即位。

    公元241年,王凌之乱。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曹爽一党尽被翦除。

    公元254年,夏侯玄、李丰等人谋废司马师失败,一党尽除。

    同年,曹芳被废,曹髦即位。

    淮南之乱后,司马师病故于许昌,由司马昭接替大将军之位。

    公元257年,诸葛诞淮南起事,次年兵败被杀。

    公元260年,司马昭弑君,魏元帝曹奂即位。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建立晋朝。

    (四)第二次淮南兵变

    (五)后记

    第二次淮南兵变之后,司马昭为了收买人心,对于投降的淮南将士采取了十分宽大的政策,就连吴国的军士也都给予了妥善的安置。从整个事件的经过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历来受人诟病的司马昭(字子上[1])确实有过人之处,人如其名。昭者明也,上者高也,司马昭确实高明。面对东西夹击、内外交困的复杂局势,司马昭能够临危不乱,处置得当,让敌人无计可施,最终实现了既攘内又安外的政治目标。在司马昭生活的时代,可以称作一时之杰了。至于诸葛公休,说他背叛魏国皇帝是缺乏依据的,他只是不愿与司马昭为伍,和他一起共谋篡逆之事而已。所以,所谓“诸葛诞造反”,不过是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与大将军司马昭之间的一场较量而已。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诸葛诞失败了,吴国失败了,蜀国也失败了,唯一的赢家只有司马昭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