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念伊人 科学探秘 2019-06-10 08:42:01 0 0

自从纸张被发明出来,大大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和轻便性,尤其是和以前的兽骨,丝绸等书写材料相比。但要抄写整本的书籍,仍然是很麻烦且费事费力的事。特别是同一本书籍如果需要多份,一本一本全用手抄就耗时耗力都太大了。这种时候,印刷技术的出现就很重要了。


唐朝雕版印刷术


在东汉末期,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终于发明了摹印和拓印石碑文字的方法。到了唐朝,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一工艺是把写好的书稿用非常薄的纸贴在木板上,然后照着文字把没有字迹的地方用刀削掉,这样每个字就变得突出了。涂抹上墨,盖上新的纸就能把上面的文字内容完整的印下来了。这一技术迅速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唐代文化的流传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一种技术有它的缺点,那就是雕刻费时费工,然而如果雕好的版只做一次试用,再没有其他印刷需求,整块版就这样浪费了。此外每次印刷不同所制作的书版,越来越多,存放起来也非常占地方,书版上有错误也不便修改,通常得整个重新刻。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在北宋时期,我国的毕昇力图改进雕版印刷的不便。他经过反复实验和创新,加上自己作为陶匠的经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印刷法,就是活字印刷术了。他用胶泥做出了很多大小一致的毛坯在它们同一面刻上不同的字,再烧硬就成了活字字模。需要印刷时,根据内容排列字模即可。常用的易重复的字可以事先多准备几个相同的字模。遇到生僻冷门的字,也可以用的时候再现刻烧制,也还是比雕版来的方便。活字更可以反复使用,如有损毁,再做出替代的字模即可。

毕昇确定使用陶土字模以前也尝试了木活字,但因为木头的独特属性。内部的纹理密度并不固定,雕刻难度比较大。而且木头的材质吸到墨中的水份会变形等诸多不便到因素,而最终选择了用泥土来制作。毕昇的发明为我国古代文化都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此之后,各种材质的活字也一一出现了。像是锡,铜,铅等金属材质的活字。元朝时期王祯制作出了木活字。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使得工人坐在轮盘之中转动排字盘就能进行排版工资,大大提升了印刷的效率。这些都出现都是以毕昇的发明为基础才得意实现的。因为这些贡献,活字印刷术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