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萨姆・西蒙”号反捕鲸船

犬马 科学探秘 2019-09-30 11:02:01 0 0

反捕鲸船“萨姆・西蒙”号

反捕鲸船“萨姆・西蒙”号

记者和反捕鲸志愿者在一起

记者和反捕鲸志愿者在一起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环球网(王淼):11月24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港湾内, “萨姆・西蒙”号反捕鲸巡逻船巨大醒目的骷髅头标志很吸引眼球。《环球时报》记者应邀登上“萨姆・西蒙”号,通过参观和采访,对国际反捕鲸行动有了更多了解,反捕鲸人士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也深深震撼了记者。

反捕鲸船本是捕鲸船

全新迷彩装的“萨姆・西蒙”号属于海洋守护者协会,船尾悬挂荷兰国旗,表明它是在荷兰登记的船只,主桅杆上高悬着新西兰国旗与新西兰原住民毛利 人的族旗,宣示对新西兰的尊重。在通往甲板的通道上,《环球时报》记者意外看到航海日程表上写有日文。对此,50多岁的海洋守护者协会志愿者大卫告诉记 者,其实“萨姆・西蒙”号本属于日本捕鲸船队,船名叫“海幸丸8”号,是1993年建造于日本的气象与海洋地质观测船,船长56米,航速16节,曾随日本 捕鲸船队在太平洋等地航行多年。2012年,曾经因撰写流行剧《辛普森一家》而名噪一时的美国知名剧作家萨姆・西蒙出资200万澳大利亚元,支持海洋守护 者协会收购了该船,并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花费50万澳大利亚元对船只进行升级,以提高航速、增加航程,同时对船只进行适应反捕鲸任务的改装。不过,毕竟曾 经是日本建造的船只,因此,船身内部许多地方仍然留有日文标识,“用日本的船去反对日本非法捕鲸,应该说也是一种讽刺吧。”此外,使用日本建造的“萨姆・ 西蒙”号,反捕鲸志愿者们更加了解日本捕鲸船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反捕鲸行动。

反捕鲸行动很危险

绿色和平组织对于反捕鲸是“见证重于行动”,而海洋守护者协会是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跟踪与干扰捕鲸船只的非法捕猎行为。在甲板 上,大卫介绍说,海洋守护者协会的行动以1982年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和其他保护海洋物种与环境的法律法规为行动纲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协会已经拥有 以“尼普顿舰队”为核心的反捕鲸力量。据统计,舰队曾先后拥有过近10艘各种类型的反捕鲸船。该舰队在上百次反捕鲸“战斗”中与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捕鲸船 发生过多次冲突。

在船舱内大卫放映了一段海上反捕鲸行动的录像。在上百次的“战役”中,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与捕鲸船正面交锋,在发现捕鲸船准备作业时,立 即冲到捕鲸船与鲸鱼中间,用船身挡住捕鲸船,使其无法发射威力巨大的鱼枪。同时,派出随船的快艇,切割捕鲸船的渔网,影响捕鲸船的航向,甚至在情况危急 时,主动登上捕鲸船,要求停止杀戮行为。

在录像中,多次出现海洋守护者协会志愿者被日本船员打伤、反捕鲸船被日本船只喷射水炮,甚至直接撞击的场景。因此,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反捕鲸船不止一次受创。不过,得益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保护太平洋生态的支持,反捕鲸船可以获得容身之地,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补给。

“在反捕鲸行动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受到日本捕鲸船队的夹击。”日本捕鲸船队视海洋守护者协会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仅通过日本政府向加拿大、美 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提出抗议,聘请律师起诉海洋守护者协会的行为,而且在多年的对抗中,日本捕鲸船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2014年初,曾经出现日本捕鲸 船相互协作,派专门的船只撞击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反捕鲸船,并在反捕鲸船受创返回新西兰途中,仍然尾随追逐的恶性事件。该事件引发新西兰国内政界与舆论对日 本非法捕鲸行为的一致声讨。2014年7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新西兰期间,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毫不客气地表态:“我们反对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捕鲸行为。”

反捕鲸行动不仅面临危险,其成员还可能遭到拘留与被起诉的不公正待遇。2010年,海洋守护者协会下属的“阿迪・吉尔”号反捕鲸船新西兰籍船长 皮特・贝休恩,被日本海上保安厅以“强行登上日本捕鲸船”为名逮捕。不过,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最终皮特・贝休恩只是遭日本政府递解出境。他因此被澳大利 亚和新西兰视为国家英雄。

反捕鲸人士都是志愿者

大卫介绍,在“萨姆・西蒙”号上,大约有30名志愿者。船长和水手是带薪的专业航海家,此外,每年船队都会征召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生、消防员、潜 水员参与反捕鲸行动,为船队的顺利出海提供保障。大卫本人就是澳大利亚的消防员,负责船上的防火与安全措施。专业人士中有多次参加反捕鲸活动的“老手”, 也有参与特定反捕鲸“战役”的一次性人员。另外,还会有一些位置留给愿意投身环保事业的年轻人,通常为期一年,并不会续约,主要是希望将机会留给更多的志 愿者。近年来,志愿者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籍较多,主要是因为在南太平洋执行的反捕鲸行动较多。

在每年捕鲸淡季,反捕鲸船会开到东南亚、印度洋等地区参与保护珊瑚、救助海龟、反对捕杀海豚等行动。同时,海洋守护者协会的成员也会在各国开展环保教育、义卖、募捐等活动。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