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牛栏洞石器工业和堆积层化石群解密当时人类的饮食进化过程

念清风 猎奇档案 2019-08-19 12:06:01 0 0

清远英德牛栏洞

考古发掘现场

他们从史前洪荒中走来,在一个神秘的洞穴中繁衍栖息数千年,他们已经告别茹毛饮血,不但驯化凶猛的肉食动物,还开始尝试栽培野生水稻……英德狮子山牛栏洞史前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一群古人的生活逐步全景式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记者昨天在英德市博物馆看到,数百件从牛栏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史前石器被一一分类整理,在牛栏洞发现的水稻硅质体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即将向世人展出,清远远古洞穴一族神秘的面纱即将揭开。

遗址

藏有史前石器工业 为岭南最早的稻作遗存

在英德市博物馆,记者见到了从牛栏洞遗址历次发掘出来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史前石器,专家在报告中称其为石器工业。其中一块沉甸甸的砾石被打磨成圆饼状,中间开了个规则的小圆圈,用途令人费解。博物馆工作人员猜测,是古人用来做渔网的坠物。在没有其他金属工具辅助下,这样的石器用最原始的手工来打制,无疑是一项十分有挑战性的细活,展现了穴居人类的智慧和技巧。

据悉,牛栏洞遗址出土的可分类的石器共275件,仅占全部出土石器不到三分之一,残缺制品多,成形的器类比例低,从材质来判断,几乎是从附近河滩采集的砾石,采用扁体砾石进行打击加工,方法很简单,虽有打击较好的刃面,但缺乏二次修理。不过,专家们认为,这时的穴居人打制石器已有很强的目的性,根据生活的需要来制作一定形状的工具,并逐步加以改进。

此前,专家从牛栏洞遗址抽取的32个孢粉,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有4个探方6个层位有原始人工栽培稻谷谷壳化石。多次主持牛栏洞遗址考古发掘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镇洪认为,牛栏洞遗址堆积层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岭南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物。

意义

化石群解密穴居人饮食进化

远在8000年前,地老天荒,百兽奔突,远古的穴居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不断的发掘工作逐步为今天的我们还原了牛栏洞人的日常生活:那时的牛栏洞地处北江河岸不远,洞前是开阔的丘陵山地,河流水源充足,低洼沼泽连片,随着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岭南大地一片生机,东方剑齿象、大熊猫、云豹、水獭等史前动物十分活跃,树林竹林茂密,野猪、老虎、猕猴等生息其间,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穴居人凭借简陋的石器,偶尔也猎取凶猛的兽类,如黑熊、虎豹,到后来,贝类繁盛,以狩猎为主逐步转向以采食螺类为主,成为生态环境重大变化之一的标志。

目前,从洞内遗址发掘出的动物群化石由8目25属30多种组成,中小型肉食动物和偶蹄类占多数,如虎、云豹、黑熊、大熊猫、野猪、长臂猿等,喜冻喜冷的种属颇多,以林栖性动物为主,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是偏凉的处于冰期时期的气候。唯一比较特殊的是出现了东方剑齿象,动物群所生存的年代很可能在2万~4万年之间。而这些动植物,不少在广东已灭绝。

一期文化遗址堆积物没有发现有螺,说明这时的牛栏洞人不采食螺类。二期地层中开始堆积大量的螺壳,表明牛栏洞人在附近的河江边采集螺类回到洞中食用。螺壳大都呈破碎状,表明穴居人已经懂得用粗陋的石器砸开坚硬的螺壳取食。再到后期的堆积层,完整的螺壳数量大增,这时穴居人取食的方式有了新的进化,他们制作了更灵巧的工具(如木签)挑出螺肉再食用。

发掘发现洞内最早期的堆积层,有人类烧烤食物留下的灰烬层。牛栏洞面积不大,有专家估计,史前时期在洞内活动的群居人类约为20人左右。在横跨数千年的时空范围里,穴居人频繁到洞内生息,洞内形成了厚达3米多的史前堆积物,展现了先人们的生活形态。

牛栏洞遗址:

距今一万年

牛栏洞因当地农民在狮子山这个神秘的山洞中圈牛而得名。位于英德市云岭镇东南约2公里的狮子山,南麓有一座石灰岩孤峰在沼泽和竹林间突兀而起,相对高度约10米,山下南侧有一条宽约25米的古河道流过,半山一个深邃的入口通往史前的穴居。

1984年,英德县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了牛栏洞遗址。1996年,考古工作者对牛栏洞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批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和陶片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确认这是一处具有重要意义的距今一万年的史前时期洞穴文化遗存。

不久前英德再次聘请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南专业研究委员会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补充发掘,确认属于水稻物种的扇形植硅体数量超过20个,是一个十分难得研究稻作起源的遗址,对遗址的文化堆积层进行有机碳同位素测年发现,地层的年代可能更古老,不排除穴居遗址的古人可能已具有最初级的水稻栽培原始农业萌芽。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记者 曹菁 通讯员 黄振生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