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发行“中华古代文物邮票──殷墟”

橘虞初梦 猎奇档案 2019-08-14 14:42:02 0 0

「镶嵌绿松石兽面饰」出土于马坑,推测应是马冠饰。以青铜为底,先铸出兽面图案的轮廓线,再切割绿松石,镶嵌上去;器物背面有两梁交叉,呈X形,可用来穿系皮革。图片提供

「镶嵌绿松石兽面饰」出土于马坑,推测应是马冠饰。以青铜为底,先铸出兽面图案的轮廓线,再切割绿松石,镶嵌上去;器物背面有两梁交叉,呈X形,可用来穿系皮革。图片提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带刻辞鹿头骨」是考古出土的鹿头骨刻辞全世界仅存两件其中之一。上面的文字记载商王征讨方国后,回程在「蒿」地田猎,获得猎物祭祀「文武丁」的事迹。图片提供:中央研究

「带刻辞鹿头骨」是考古出土的鹿头骨刻辞全世界仅存两件其中之一。上面的文字记载商王征讨方国后,回程在「蒿」地田猎,获得猎物祭祀「文武丁」的事迹。图片提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高37.1公分,重近29公斤,在殷墟出土石雕中最为精美。作屈膝跪坐状,头略上仰,张口露齿,「臣」字眼,扇形耳,手做爪形,置于两膝上。通体饰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高37.1公分,重近29公斤,在殷墟出土石雕中最为精美。作屈膝跪坐状,头略上仰,张口露齿,「臣」字眼,扇形耳,手做爪形,置于两膝上。通体饰阴刻纹饰。底部中分为二,背面有一垂直宽槽,可能为安于建筑上的装饰附件。图片提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整理撰文:潘佳修):三千年前的殷墟古物,如今穿越时空跃上信封、盖上邮戳,要到世界各地旅行了。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珍藏许多殷墟文物,是八十多年前在河南安阳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所出土,包含:甲骨、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与骨角牙器等。中华邮政与中研院合作,从中精选八件古文物集结成「中华古代文物邮票──殷墟」,于12月10日正式发行。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在河南安阳,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河南安阳殷墟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这里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是重要的人类文明里程碑。中研院副院长王泛森表示,这是殷墟文物存在三千年来,首次以邮票型态呈现,「可说是三千年的等待。」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后,甲骨文大师王国维的门生、河南人董作宾立刻受派前往河南安阳小屯村调查。同年12月,在前院长蔡元培的催生下,历史语言研究所设立了考古组,由李济负责,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殷墟」的发掘。 1928年至19​​37年间,考古队在河南安阳西北冈与小屯,先后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奠定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

殷墟文物展现了商代神乎其技的工艺之美,同时也可窥见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性。例如卜卦问收成好坏的「填朱卜辞龟腹甲」;安阳考古发掘中体积最大、最重,超过110公斤的铜器「牛方鼎」,耳、足与器身采浑铸法一体成形,技术精熟,可看出当时青铜工艺的铸造水准;「大理石枭形立雕」则是大理石雕精品,以枭为造型(猫头鹰),尖喙圆眼,弧形粗眉,胸略凸出,形象生动。枭是商代常用的动物形象,铜器玉器都有以枭为造型的例子。

想要穿越时光隧道、见证灿烂辉煌的商代文明,也可前往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参观「畅邮殷墟」特展,亲眼目睹邮票上的八件古老文物。展出时间从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7月1日。

资料来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