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海南地区史前遗址

泪痕残 猎奇档案 2019-07-29 17:32:01 0 0

探寻海南地区史前遗址

探寻海南地区史前遗址

3月7日,中国社科院考古工作者在桥山遗址上发现的一个纺锥。

3月7日,中国社科院考古工作者在桥山遗址上发现的一个纺锥。

北纬18°27′、东经110°00′,这是一个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港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台地的地理坐标。一周前,这个遍栽芒果树的小坡地还静静地面朝桐栖湾,春暖花开;如今,桥山遗址的考古挖掘让这个寂寂无闻的地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闻着扑面飘来的海腥味,踏着柔弱的细沙,今天,记者探访桥山遗址挖掘现场,了解遗址挖掘的进展情况及其背后的故事。

54年后重来

沿着蜿蜒的村中小道,在一片芒果林里小心翼翼地攀走,走至高处的台地,记者的视野顿时一片开阔。

200平方米的面积大小的范围内,围绕着一个立好的圆形坐标,近十个被严格规划好的发掘区裸露在地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5名考古工作者顶着烈日正一点点地刨开土层,揭开人类史前时期的秘密。

2012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以探寻海南地区古代遗址尤其史前遗址的分布状况为主要内容,对我省陵水、三亚、东方和昌江等地的古代遗址开展调查工作,并选取相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根据1958年的考古调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相关资料,被确认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陵水大港村遗址是我们的调查目标之一,但并未发现相关史前时期的文物。”54年后的2012年,心有不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傅宪国研究员所在的考察队决定扩大调查范围,对大港村周围地段进行勘查。

淡水、河流、沙丘是史前时期的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常考虑的因素。“依水而居保证正常的用水需求。”通过实地考察三才镇附近的地形和查阅相关资料,傅宪国发现,面朝大海的桥山不仅背靠河流,而且山丘侧面凹下的地形也是古河道曾存有的重要依据。

散落在桥山地表上的陶器碎片也引起了傅宪国的注意。“随着对该地区采用螺旋式钻杆钻探,我们发现桥山下面可能存有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器皿等物品的堆积也较为丰厚。”保存较为完好的桥山遗址随即得到考察队的重视,考古发掘该遗址以丰富海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演化序列的议题开始被提上议事议程。

史前文物揭开面纱

今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联合对桥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艰难的前期筹备工作,正月初十,7名考古工作者在傅宪国的带领下正式发掘该遗址。

“地层学上会依据泥土不同的颜色把地层分层,你看,地表至第一道线之间就是现代的耕土层。第二至第三条线之间就是文化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陶片主要分布在这个层面上。”在挖掘好的坑面泥土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傅宪国及其团队精细标注的一圈圈较为规整的线条。

在一个个长方形的探坑里,不规则散落的陶片、石块仿佛是片神奇的无字碑,静静地诉说着3000―4000年前的史前文化。

“这块石锛磨制得棱角分明,说明当时的人们生产技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陶片、石器和疑似人骨的发现,初步可判断为墓葬遗迹。”N2W2、N3W2两个探坑藏有丰富的文化堆积,S1W2探坑里则呈现6个圈好的图案,“这6个圈里土的颜色明显不同于坑内其他泥土的颜色,可能是柱洞,初步判断为民居遗迹。”

“桥山”价值日渐凸显

发掘区内分布密集的遗物,在小刷子、铲子、竹棍等工具的轻刷、细挖下,渐渐地揭开神秘面纱。

距今1万年的落笔洞遗址,在文化发展时序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东方新街贝丘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陵水石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省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框架体系仍不清楚。“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堆积深厚、保存完好的桥山遗址是海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史前沙丘遗址之一,对构建海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演化序列将提供重要资料。

“发掘区的遗物主要为大量敞口、直口或者盘口的夹砂红褐陶片,这种器形是海南独有的,与两广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很大的不同;但出土的双肩石器却是两广地区常见的。”傅宪国说,该遗址为探讨海南地区与广西、广东及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关系提供重要线索。

随着对桥山遗址地貌、古环境、古动植物及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陆续开展,一张海南史前人类行为生计模式、海岸线变迁、“南岛语族”关系研究的巨幅画卷正徐徐展开。

南海网-海南日报 黄媛艳 张谯星 孙慧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