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缓气候变迁 先从减少食物浪费做起

浅笑 科学探秘 2019-09-23 08:10:01 0 0

工人在美国加州的格林菲尔德收割芹菜。 Photograph by George Steinmetz, National Geographic

工人在美国加州的格林菲尔德收割芹菜。 Photograph by George Steinmetz, National Geographic

美国达拉斯超市的牛肉架。 Photograph by Brian Finke, National Geographic

美国达拉斯超市的牛肉架。 Photograph by Brian Finke, National Geographic

在新加坡Jurong Port的这种冷藏货柜就是「冷链」的一部分,可以避免食物腐坏,也就是食物浪费的主源。 Photograph by Carrier Tran

在新加坡Jurong Port的这种冷藏货柜就是「冷链」的一部分,可以避免食物腐坏,也就是食物浪费的主源。 Photograph by Carrier Transicold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Roff Smith 编译:陈洁):为了生产被我们浪费掉的食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比大多数国家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高。

全球生产的食物超过三分之一都无法上餐桌,不是在运输途中腐烂了就是被较富有国家的消费者丢掉了,这些消费者习惯买太多,再把多余的食物丢掉。这些食物约有13亿吨,零售价值近1兆美元。

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约8亿500万人饿着肚子入睡,这样的浪费因此具有社会、经济和道德层面上的意涵,不仅如此,制造这些食物的环境成本高得惊人。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光是水的浪费量就等于欧洲最大河窝瓦河的年流量。生产、采收、运输和包装最后被浪费的食物所耗费的能源,会产生超过33亿公吨的二氧化碳。如果「废弃食物」是个国家,它会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者,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美国工程及冷藏运输公司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的永续经营长John Mandyck表示,改善包含冷藏运输及仓储设备在内的「冷链」,有助减少食物浪费。 Mandyck上周在瑞士的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讨论食物浪费问题。他以电子邮件回答了以下问题。

食物浪费的问题为何未得到关注?

住在已开发国家的我们把食物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有足够的食物,我们不会注意庞大的食物浪费,或是食物浪费对世界饥荒、政治稳定、环境和气候变迁的影响。但讲到抑制温室气体排放,解决食物浪费是相对简单的方法,不需新技术,只要更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

食物产业对人类来说再重要不过了,但我们生产的三分之一的食物都上不了餐桌。我们怎么会这么没效率?

食物浪费有两种,其中约三分之一发生在消费者层面,是因为消费者买太多,再把多余的食物丢掉造成的。约三分之二发生在生产和配送层面,例如很多食物在田里腐烂或因不良的运输网络而损失,又或者在缺乏适当保存技术的市场里腐坏。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运输和保存食物、延长食物供给的时间,就可以大幅改善现况。

效益有哪些?

避免食物浪费所产生的效益可能极为重大。现在我们生产的食物足以养活全球人口,还有未来35年内会增加的25亿人。我们必须减少浪费,养活更多人。农业使用了70%的淡水,并且占用了38%的不冻土面积,而城市只占2%。我们不能为了养活更多人口而再种更多作物,继续浪费这么多食物。减少食物浪费的环境效益也很重大:可以减少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排放量,并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以对抗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

消费者能做什么?

我们每人的一小步将会累积成重要的改变。我们只买需要的食物,就可以减少丢弃的食物量。接受即使食物外表有小缺陷还是一样高品质又美味。把在餐厅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回家。小改变就能带来大不同。

「冷链」是什么?

冷链是在适当温度下运输和贮藏像肉、鱼、乳制品和农产品等易腐烂食物,以避免食物损坏的网路。冷链包含冷藏货柜海运、冷藏卡车货柜、冷藏仓库和冷藏室、以及食物零售货架等技术。

有没有新科技能改善冷链?

有一些有效并可负担的技术能够追踪监控运输中的食物,确保食物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中。这是种积极避免食物在配销层面发生腐烂的方法。新的入门级技术也已开始运用在印度等新兴市场,以提供价格可负担的卡车冷藏装置。除此之外,像是天然冷媒的使用和节能技术等环保科技也正在降低冷链的生态足迹。

如何让需求最强烈的贫穷国家负担得起冷链技术?

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不能以为美国和欧洲现在先进的冷藏卡车货柜系统马上就能被新兴国家采用。多数情况下,新兴国家的道路不能承载大型卡车系统。这些国家在技术上还无法支持、经济上也负担不起这些系统。所以我们应该调整技术的规模以符合当地需求,让冷藏卡车货柜系统更小、更简单、价格更容易负担。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