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模式推进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念伊人 猎奇档案 2021-01-26 12:12:02 0 0
多学科融合模式推进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多学科融合模式推进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猎奇佈lieqibu.com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吕鹏):经过近100年的发展,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成绩斐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不断融入研究体系,多学科融合的模式推进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古DNA研究以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以古生物DNA为研究对象,能够揭示古生物的进化方式,探讨人类的起源和迁移、动植物的驯化和传播等学术问题。近十年来,大量中国古代动物遗存古DNA研究成果得以发表,从遗传学的角度基本廓清了中国主要家养动物的起源和传播,高通量测序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进行古食谱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现已揭示了古代先民对不同动物的喂饲方式以及主要家养哺乳动物的起源和驯化过程。锶同位素分析是研究古代人类和动物迁移以及遗物产地的科学手段之一,2011年开始应用于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并迅速发展,从动物迁移的角度展现了动物资源在贸易、生业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此外,蛋白质分析和脂类分析等有机残留物分析方法能够判断有机残留物的类型和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先民对动植物的加工、利用和相关载体的功能。总之,中国动物考古学现已发展成为一门以对动物遗存的定性定量研究为中心、涵盖多种测试和分析手段的综合性前沿学科。
以获取和利用动物资源方式为中心
动物考古学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古代先民获取和利用动物资源方式的多样性和渐进性。
2020年度进行过动物考古研究的遗址有30余处。其中,广西隆安县娅怀洞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出土动物种属以野生动物为主。研究显示,古代先民获取动物资源的主要方式是狩猎和渔捞,狩猎方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强,渔猎方式比重减少,利用动物资源的主要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