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坛洛发现距今4000至5000年新石器晚期的大石铲

酒客 猎奇档案 2019-09-29 16:50:01 0 0

南宁坛洛发现距今4000至5000年新石器晚期的大石铲

南宁市坛洛镇同富村雷懂坡村民在用机器深耕土地时,犁地翻出泥土里夹杂着大量扁平石块的残件和碎片。5月1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宁市博物馆开展抢救性发掘调查,发现这些扁平石质残件和碎片是各种类型的大石铲,初步判定,这处新发现是距今4000至5000年新石器晚期的大石铲遗址。

发现经过:村民深耕发现大量“雷公斧”

昨日,记者跟随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前往坛洛镇同富村雷懂坡。在发掘现场工地里,考古工作队的技术员正在清理文物,工作人员则在小心翼翼地拿着锄头继续往地下挖。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林强告诉记者,发现石铲的地块属于村民李业福的承包地,早在1993年开荒种植作物时,李业福就发现此处有一个直径有1.5至2米的土堆,耕地犁田时发现有几块形状较大的扁平石头,形状好像一把铲子,村民当时不知道其为何物,都称其为“雷公斧”。因为这些“石头”不影响种植,村民们就不再理会。

直到2011年底,因种植香蕉使用机器进行深耕,犁地出土大量的石铲和残片,村民将这一线索报给文物部门,2012年5月1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文物遗存:初步断定为新石器大石铲遗址

很快,一个长约10米、宽约7米,面积约75平方米的发掘层露出地表。发掘层与地表高度约为70厘米,考古发掘出300件石铲残件,其中较为完整的石铲有100多件。

尽管残件居多,但是这些石铲大多数都很精致,仔细一看,这些石铲都有处理过的痕迹。南宁市博物馆专家黄胜敏介绍,此处遗址出土石铲类型比较丰富,石铲石质也有着多种变化,如最为常见的页岩石料外,还有泥沙岩、砂岩为原料的石铲。

最为难得的是,在出土层中发现了一个宽约30厘米的小坑,坑里侧放着7把石铲,是一个重要的遗迹现象。初步判定,这处新发现是距今4000至5000年新石器晚期的大石铲遗址。

文物归档:将丰富大石铲文化研究史料

目前,考古发掘现场仍然在进行清理当中,本次发掘发现石铲多,类型丰富,出土数百件石铲绝大部分为成品,加工多较为精细,在历次发掘中也是少见的。特别是石铲的加工痕迹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石铲都经过打磨、削打、削割、锯等工序,这些加工痕迹使得石铲精致美观,不失为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专家将该遗址命名为雷懂大石铲遗址。据介绍,从遗址所发现的遗迹、出土遗物等方面分析,雷懂遗址与桂南地区其他大石铲遗址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文化性质初步判定与祭祀有关,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至5000年。

考古发掘现场清理完毕后,考古工作队将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的整理,把文物进行编号归档入库,这些文物也将丰富大石铲研究材料,对研究大石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良庆区发现新石器时代石铲 已有4千多年历史

良庆区文物工作者在南晓镇团成村那美坡发现一面新石器时代石铲。经自治区博物馆专家鉴定,该石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邕宁区蒲庙镇发现新石器时代大石铲

邕宁区文物所在蒲庙镇那莲北帝庙维修过程中发现了一块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这对研究邕宁区石铲文化有积极意义。

隆安县境内又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 出土文物近百件

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谷红岭一片忙碌景象。这里的地表上采集到大量大石铲残件等遗物并被确认为是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人员正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有重大发现。截至目前,已发现文化遗物近100件,类型主要有石铲、石锛、石斧、石砧、陶器陶片等,以及大量的石器残件和碎片。

广西文化:大石铲时代“天书”疑为古骆越文字

“天书”有可能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成型于4000多年前的大石铲文化鼎盛时期。而国家权威考古部门早已测定,大石铲时代约在4000年前至6000年前。“天书”与大石铲时代隐然吻合。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记者彭媛媛文/图)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