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将家马的最初驯化地点锁定在中亚草原

橘虞初梦 猎奇档案 2019-09-21 18:32:01 0 0

基因研究将家马的最初驯化地点锁定在中亚草原

前不久,《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刊布了《欧亚大草原驯化马的起源与扩散之重建》一文。这项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系Vera Warmuth负责,与英国、美国、中国、格鲁吉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高校、博物馆和研究所的考古学者和家畜研究者共同合作,历时16年。研究人员以欧亚草原各地采集的300余匹当代家马毛发为材料,将常染色体反映的遗传组成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进行计算。这项遗传学与数学结合的研究表明,家马野生祖先(Equus ferus)很可能在距今约16万年前从欧亚大陆东部开始扩散,并于6000年前最先在欧亚草原西部即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南、乌克兰所在的广袤大草原上被驯化。驯化马群在随后的传播中,反复与当地母野马杂交,从而形成各地的驯化马群。这一观点与此前的线粒体DNA、Y染色体DNA研究及考古证据相匹配。

尽管对马的驯化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学者之间就其究竟是一地起源还是多地起源意见不一。相关的争论还包括驯化马扩散的方式。支持马在某一地区被驯化、并通过种群扩散而传播的学者常以Y染色体遗传组成多样性较低来佐证其观点;而家马基因库所反映的丰富的母系则常被用来支持多地起源说。持此观点者进而指出驯化技术的传播促使人们能在各地分别驯化马匹。目前考古发现似乎将马的最初驯化地指向了今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一带,但尚无分子生物学证据能将马的驯化限定在欧亚草原的任何地区。

在此背景下,由Vera Warmuth领导的这项研究在横贯欧亚草原北部的今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和蒙古8国12个地点采集了322匹当代家马的毛发标本。这些马匹均为乡间役畜。与特定的种马相比,其人为选择的干扰较少。由于家马祖先(Equus ferus)已经绝迹,研究者以这些现代马毛发中的常染色基因型为参数,考虑了欧亚草原东、中、西三个可能的家马祖先的起源地,又假定了四个最初驯化地,将每个起源地与驯化地分别匹配得出12种组合进行计算。这样,将马的遗传组成与数学模型结合建立的种种可能性加以比对,首先得出野马来自欧亚草原东部的可能性最大――这也正合古动物学的一些证据。后者反映,发源于北美的野马可能在更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进入欧亚草原。随后,在野马来自东部的四个假设驯化地中,欧亚草原中部偏西的支持率最高,即今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西北。考古学者也在这一地区也发现了最早的人类控制马匹的证据。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模型并未考虑乌克兰以西的地区,而伊比利亚半岛也有可能是一个独立驯化地。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讨论,研究者还指出野马自东向西的扩散可能发生在16万年前;以12年为一代计算,最初的驯化约发生在6000年前。在家马扩散过程中,当地野马基因不断渗入。考虑到家马母系反映出极强的多样性,并据人们试图驯化普氏野马的艰难经历,研究者推测早期的马背民族需要不断俘获母野马以维持、扩大马群数量。利用雌性野生种与雄性家畜交配有异于其他动物的驯化过程,但研究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母野马更易控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教授Mark Thomas认为,这一研究方法是可靠的。

此项研究由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以及伦敦的Leverhulme Trust予以资助。其研究结果于今年正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欧亚大草原驯化马的起源与扩散之重建》,《美国科学院学报》,2012年5月22日,109卷,第21号)。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